徐栩:我在读书中遇到的那些人……

杭州日报 2023-04-13 14:13:00 7.1w阅
徐栩

讲述人:徐栩

地区:浙江杭州


小时候,我写了一篇满分的作文,其中提到了李贺的一句诗,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老师似乎也被打动,她说,中国的读书人向来都是最有使命感的,她在当时的我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我当时十分懵懂,还不知道这句话有着怎样的深意。直到高中时期,学到北宋理学时,我读到了张载在谈及中国读书人的使命时说到了那么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就是老师曾和我说过的那中国读书人的使命感。就像梁启超写下“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以及周恩来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

读书人其实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弱书生,也不是遇到危难只会向后退的空谈家,读书人更应该是国家的长城与民族的脊梁。

既然如此,那么阅读就该是我们武装头脑的最好方式。

在山东读大学时,我有幸遇到了不少好老师,其中一位是著名的古代文学学者。他曾告诉我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阅读,这样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保持主动性。

临近毕业时,他还主动帮我写了去伦敦大学学院的推荐信,并鼓励我说,趁年轻时多去世界其他地方的顶级院校交流学习,未来便能用更多维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后来我依旧常常与老师用邮件交流,谁知不久后他却病重了,并给我发了最后一封邮件。

在邮件中,他说明了自己的病情,但依旧在鼓励我,他在信中写道:你能大量阅读,还能勤于思考,这是很好的习惯,一定要保持下去。

至今,我的邮箱里还存着他的这封邮件。

如果说以往我只是在书中读到了读书人的担当,那么这位老师便是我在现实中遇到的榜样。

求学伦敦时,我看到无数的二手书店和书展,遇到了不少朋友,在地铁里目睹许多捧着书阅读的上班族,在夜校里看到不少聆听人文讲座的老年人。

在一次比较文学学会上,我也有幸认识了正在参评的英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艾瑞克,他曾在柏林任哲学教授,后来回到英国家乡,他也鼓励亚洲学生在世界论坛发表自己的声音,他说,他活了大半个世纪了,他算是中国崛起的见证者,而如今他也希望在学术界能听到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

此后他还邀请我加入他组织的夜谈,里面有科学家、学者还有波普艺术家,我们每周五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旁边的小酒馆讨论艺术、人文和哲学。

甚至当我在写精神分析理论论文的时候,艾瑞克还特意仔细列出最近他在读的书单并发邮件分享给我。那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位世界学者身上的人文精神以及他对于阅读的热忱。

伦敦的阅读氛围至今让我震撼,因为不光光是学者,就连流浪汉也没有放弃阅读。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时候从皮卡迪利站走出来。当时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周围暗得可怜,但是不远处一盏昏黄的路灯像舞台的聚光灯似的,它将光投一个流浪汉身上。那个流浪汉坐着,身上裹着厚重的棉衣,正俯身仔细阅读的一本翻开的书。

他在阅读的时候非常专注,那个时候,我突然像是阅读的力量击中了,它从未如此直观地出现在我面前。

这时候我才清晰地意识到,阅读或许不能一下子给你带来金钱和快乐,但是它却能更深层次地滋养你。让你发现生活的可能性;让你拥有超越现实的想象力;让你能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让你穿越遍历古往今来的时代沟壑,探寻生命真正的意义。

回国后不久,我就在一些伙伴的支持下创立了文穴,和诸多出版品牌合作筹办书展等活动。虽然在过程中,团队面临着难以预料的波折和起伏,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低谷,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件事,那就是阅读。

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旗帜下,我们更加锐意进取,希望把阅读的力量带给更多的人,不仅希望为建设书香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更是期待未来世界能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盛唐再现”,也能有源源不断海外的学子来到中国,被“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所打动,被“为万世开太平”信念所折服,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并与我们一起为天下大同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张磊
审核:戚珊珊 韩斌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