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几十年,关于媒介素养的课件,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沈爱国的电脑里有很多套。但这堂课,他还是特地重新备了课——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新媒体平台是怎么玩的?微信朋友圈都有什么内容?为什么不能和“键盘侠”交朋友?
5月8日上午,浙江省女子监狱5楼礼堂里,百余名罪犯早已整齐地坐好。在这里,沈爱国为他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一开课,他就开门见山:“你们隐约地觉得高墙外的世界变化很快。新媒体风起云涌,回归社会后,你们会被海量的信息冲击,会迷惘。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你需要具备哪些媒介素养?”
在课件中,沈爱国穿插了几段国外社会学实验的视频,台下看得目不转睛,他认真观察着大家的反应,继而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她们,什么是新媒体语境下的无知盲从、缺乏常识、偏听偏信、以讹传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从10年前的5亿多人增长到10亿多人。依托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以发出声音、人人都是议题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当互联网上消息满天飞的时候,你先分辨一下,让子弹飞一会儿。”沈爱国希望,未来有机会,她们能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尊重公共规则,做一个冷静理智的网络公民。
对于上这堂课,沈爱国也有自己的初衷。“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如果在改造期间她们对外部的世界一无所知,会反差特别大。我们做这件事,就是为她们的未来铺一条路,希望她们开始新生时更加顺利,人生下一程更顺畅。”
张某刚入监时常常深陷苦闷,是读书唤醒了她,带领她走进了监区的“悦纳”读书会,加入了报道组。当自己的文章不断在《新生报》上变成铅字,原本困顿不前的改造生活也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再过三个月她即将新生,走出监狱大门,“我会记住这堂课,我想这是我近7年服刑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
监狱的改造、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高校师生走进这样的特殊场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靳海燕认为,这样的创新尝试带来的必然是正能量的引导。“大学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的场所。我们可以给她们提供文化知识,有效快速提升她们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可以给她们提供积极的生活信念,甚至人生规划。”
接下去,浙大城市学院还将推荐优秀学生到浙江省女子监狱参加志愿服务,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学科研究、师资团队等优势,为监狱教育改造及新闻传播等工作提供智库支撑,联合助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