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村“小青荷”志愿者:向亚洲展现杭州青年风采

杭州新闻 2023-08-04 11:05:00 6813阅
通讯员 张佩佩 记者 李维和

杭州人对于“小青荷”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从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始,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志愿者们就被杭州人民取了这样一个亲切的昵称,谐音“亲和”,寓意这群年轻人是一个充满青春和亲和力的群体。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小青荷”将再一次在大众面前亮相。

都说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志愿者像“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不仅岗位多、分工多,还要求有条不紊、精密运转,注定不是一个轻松的岗位。

从今年6月起,亚运村志愿者团队就陆续入驻了亚运村。和其他亚运场馆有所不同,亚运村的志愿服务工作更为特殊和辛苦:服务周期长、服务对象多样,以及岗位分布广泛。

亚运会赛事期间,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亚运村团队600余名志愿者将为村里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以及媒体人员等客户群体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服务,这个担子真不轻。

好在,此前一系列“韵味杭州”系列测试赛中,“小青荷”们以优异的表现征服了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也在测试赛中取得了服务保障的优异成绩。这些大学生中,不少人拥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手语证书,掌握第二外语,精通小语种以及拥有大量志愿服务经验。“小青荷”们将继续在亚运期间发挥语言优势,为远道而来的外国客人搭建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专业的雷韩欣同学,届时将在技术官员村负责注册制证业务的志愿服务。为此,她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术语和单词,补充了大量新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亚运村中还有一处属于志愿者们的“避风港”。亚运村志愿服务中心将在赛事期间成为“小青荷”休息、放松、补充能量和舒缓压力的重要场所。

亚运村人事与志愿者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亚运村志愿服务中心不仅是亚运会志愿者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亚运村志愿者的大本营。”一楼为亚运会志愿文化展厅,二楼则是志愿者换岗休整的专属空间。二楼还有一面墙作为志愿者的“涂鸦墙”,供年轻人发挥创造力,创作属于他们的互动方式。涂鸦墙上,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小青荷”们精心手绘了亚运吉祥物“三小只”宸宸、琮琮和莲莲,还填上了天气预报、上岗服务温馨提示以及杭州的地标文化建筑等,趣味十足,亚运元素满满。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将于8月下旬前会举行志愿者的出征仪式,志愿者将于9月正式上岗。上岗前,所有“小青荷”还将参加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岗位强化演练,确保大家以最佳的状态为亚运赛事提供最规范、最专业的服务。

责任编辑:李俪
审核:钱伟锋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