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越龙山、会稽山等12家黄酒企业在日本国际食品展上亮相。这是绍兴市黄酒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抱团出海”,展示了绍兴黄酒的新时代风采,展会上意向成交额达1400余万元人民币。
从一粒米化为酒,需经过百余天的“生长周期”。入了陶坛的黄酒依旧在缓慢呼吸中,调和着情感,抚慰着时光,这也是酒越陈越香的道理。
绍兴,是一座被酒香浸润的城市。众多黄酒品牌从烟波浩渺的鉴湖水中诞生,与流传千年的酒历史、“再行天下”的新愿景一起,构成当地坚实的黄酒产业发展之路。
绍兴黄酒小镇。
前不久,浙江出台政策推进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黄酒再一次迎来“高光”时刻。如何让历史经典更好地滋养现代产业、现代生活?“力争到2027年,黄酒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随着绍兴确立“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发展战略,一代代的黄酒人在守护着这一份珍酿,开创着黄酒的无限可能。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位于中国黄酒博物馆古越龙山的手工酒作坊里,年过七旬的谢守贤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时至今日,黄酒古法酿制依然遵循夏制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开酿、立春榨酒等‘节气法则’,过程要像养孩子一样,只要一个环节没到位,检验是通不过的。”谢守贤原先是一位高级酿酒技师,退休后又被返聘到中国黄酒博物馆的手工作坊。“好的酿酒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对黄酒文化的热爱,这才是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的动力。”在他看来,黄酒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粹,其酿制技艺值得被更多有心人续写。
鉴湖酒坊。
如今,谢守贤的心愿正在实现。今年4月,在黄酒业唯一的国家级工业遗产——鉴湖酒坊,46名专业人才郑重地接过一本本高级技师职业等级资格证书,成为绍兴市一级酿酒师、品酒师。今后,这些“工匠”将深入多家黄酒企业一线,以“黄酒+”为事业舞台并逐渐崭露头角。
“留守在传统行业,因为它们需要被坚守与传承,也需要用更新的视角、方式被赓续。”古越龙山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钱斌是浙江省酿酒大师,由他与其他酿酒大师合作开发的“国酿1959”系列产品,曾获中国酒业协会“青酌奖”新产品奖。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钱斌正忙着筹备下个月即将举行的古越龙山技能文化节,届时将有收徒拜师仪式、酒药接种仪式、黄酒酿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技能比武大赛等“传、帮、带、赛”活动。
事实上,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黄酒行业中的机遇。“一方面是从外部招引,让更多科研人才助力黄酒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内部培养,依托技能文化节、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扶植更多技能人才。”钱斌期待着,让黄酒产业的“人尽其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黄酒的蓬勃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在今年的“6·18”电商节中,会稽山旗下新品气泡黄酒“一日一熏”成了爆款,抖音官方直播间在72小时内销售1000多万元,约为黄酒类销售排行榜上第2名至第10名产品销售总额的100倍,购买者80%以上为年轻人。老黄酒和新网红,这两个看起来差了好几个“辈分”的词,竟然毫无代沟地画上了等号。
“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既是消费的引领者,也是消费主体。黄酒要积极‘拥抱年轻人’。”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包含了情绪价值的因素,追求“悦己”“养生”的生活态度,黄酒创新产品以“低度”“微醺”等特性,满足了年轻人的这种需求。
从对黄酒的新期盼,到创造面向年轻人的新黄酒,永无止境的动态变革正在发生。在古越龙山,“状元红”推出低度淡爽型黄酒;果酒公司打造梅珀高端梅酒,开发米酒、汽泡酒、柚子酒等夏季线上爆款系列;女儿红推出“云藏酒”服务,个性化的定制备受年轻人青睐……开展适合年轻人的酒体设计研究,延长黄酒产品链,无疑是绍兴黄酒未来跃升的关键。
西子湖畔,一家古色古香的小酒馆内,90后主理人胡晓晶从坛中吊上两碗黄酒,制作后送到客人桌上,“配上特调鸡尾酒、冰鲜黄酒等迎合‘微醺时代’的产品,将黄酒‘轻酌慢饮’的腔调与年轻人崇尚的‘松弛感’‘钝感力’巧妙联结。”胡晓晶说,一坛24公斤的酒,不到两天就能卖完。
如果说“一日一熏”“黄縢拿铁”是从产品创新层面推进黄酒“减龄”,那么开设酒馆则是从体验场景入手,适应市场的“年轻属性”。这两年,“慢酒馆”、“温渡酒馆”“小酒馆” “微醺舍”等新场景竞相涌现。据统计,目前古越龙山在国内布局的绍兴黄酒品鉴馆、“慢酒馆”数量已达50多家,成为打开年轻市场、传播黄酒文化的前沿阵地。
明清时期,绍兴黄酒就曾有“越酒行天下”之美誉。如今,以黄酒为代表的生活美学依旧绵延在绍兴人的生活点滴中,它从中国走向世界。
“黄酒最大的困局是局限于江浙沪,且市场拥挤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有业内人士指出,绍兴黄酒的更广阔市场或许在国外。“黄酒要抱团谋发展,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共同为更大消费市场、提高绍兴黄酒在全球的竞争力而努力。”
在今年4月举行的黄酒产业发展振兴大会上,绍兴重磅发布振兴黄酒产业“五个一”改革攻坚举措,其中包括建立一个绍兴黄酒专项扶持体系,探索与国内外头部广告媒体合作、品牌跨界联名等新模式,全面推动产品出海、宣传出海,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黄酒产业高地和黄酒文化中心。
“在坚守和传承文化底蕴的同时,绍兴将立体化构建具有鲜明文化符号的传播体系,推动全球化战略,让黄酒走到更广阔的天地。”绍兴黄酒产业发展振兴工作专班负责人许骏说,在黄酒企业“抱团”亮相日本之际,他们在位于东京的涩谷、银座两地完成大屏宣传片投放,并邀请达人探展宣传。此次活动被日经MJ、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京都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报道。
如今,不少酒企也开启新时代“越酒行天下”行动,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加速“向外走”。比如在前不久,古越龙山在巴黎打造的绍兴酒品鉴馆正式开馆,入口柔顺、清香馥郁的“只此青玉”产品惊艳亮相,变身“国际宠儿”。据统计,古越龙山去年在江浙沪以外的市场销售占比近40%,出口45个国家。2023年,绍兴黄酒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16.2%,创5年来新高。
从隐于江南深巷到走向世界舞台,肩负着千年文化传承的黄酒正跨越时间、历久弥新。未来,能否让更多人捧起这一抹澄明的琥珀月光?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