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纵论“苏东坡与富阳”,铁杆“苏粉”勾勒了一份引人入胜的“东坡古道导览图”

杭州日报 2024-06-28 20:53:00 19.4w阅
记者 骆炳浩 摄影 项文军

烟收山翠揩摩净,风软江波熨贴平。今天上午,30多位专家学者怀揣着对苏东坡的万般情意,齐聚富阳区图书馆参加“苏东坡与富阳”专题研讨会。这是继5月30日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举行“苏东坡与杭州”专题研讨会后,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和杭州市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场专题研讨会,这样的学术活动年内还计划在临安、余杭、临平等区(县、市)举行。

苏东坡是杭州西湖的再造者,同时也是杭州西湖的代言人。对富阳来说,苏东坡是一位不遗余力的推介者,他一方面感叹“富春真古邑”,一方面称赞“乱山深处长官清”,他惊羡于富阳的绿水青山,发出“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的感叹,向世人提出了坐看云山的最佳模式是“望云巘”。

今天的富阳,在苏东坡巡行属县“观政”的时候还是两个县:富阳县和新城县。本来有三个县,新城与临安之间的南新县在熙宁五年(1072),也就是苏东坡任杭州通判的第二年并入新城县。据孔凡礼《三苏年谱》《苏轼年谱》载,苏东坡在倅杭期间,至少到访过富阳、新城三次。苏东坡在富阳、新城两地都留下了优美的诗篇,同时也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铁杆“苏粉”、富阳文化学者王小丁在《苏东坡与富阳》专著中系统梳理了苏东坡与富阳的关系,提供了苏东坡与富阳的线索。可以说,本次“苏东坡与富阳”专题研讨会是建立在以王小丁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次学术盛会。

“苏东坡科举功名的监考官和总考官是梅尧臣和欧阳修。梅是宋诗开山始祖、富阳谢家的女婿、谢绛的妹夫,欧是谢公笺主人谢景初的连襟,他们同是大学士胥偃的女婿。而欧阳修又是谢绛的学生。”“苏氏四学士中的二位与富阳交际匪浅。一位是晁补之,随父在新城时拜东坡为师;另一位是黄庭坚,谢景初的女婿。”“乌台诗案,攻击者的证据材料中有的诗就是在富阳、新城写的,还有的是与黄庭坚的唱和。而救他功劳最大的是王安礼,恰恰是丁忧贩私中给东坡以伤害的谢景温的妹夫。”……王小丁在活动现场对苏东坡与富阳的“十大关联”进行条分缕析,有的还是东坡人生的关键节点。

王小丁还用东坡在富阳的足迹、诗文、人生经历,勾勒了一份引人入胜的“东坡古道导览图”——从泗洲到庙山,从新桥港到筱岭,从风水洞到浮云岭,从净因院到妙庭观,从晁补之的《七述》到毛滂的《惜分飞》,从东吴大帝孙权到唐朝宰相许敬宗,从章衡到李友谅,从苏嘉到何去非,等等。

“苏东坡与富阳只是东坡生涯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晶莹剔透、色彩斑斓,若我们孜孜不倦地深挖下去,便会有一个个宝藏。”王小丁表示,今天的讨论会,“苏粉”阵容强大,必将促进对苏东坡的认识、研究、宣扬,更重要的是为富阳的文明文化史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富阳真正成为宋韵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4篇,黄坚毅、过承祁、胡定钧、俞国平、骆炳浩、俞晔峰、高佳平、洪淳生等作者现场交流分享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谓是一次山水与人文的诗意交响。高佳平以诗遣怀:“图书馆内笑声铺,咽水泉边飞彩弧。篇篇文章情泛泛,行行笔迹字濡濡。东坡千古后人在,宋韵回春前事呼。喜福临门弹一曲,三苏研究上征途。”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彩芳作小结点评。她认为本次研讨会可以用“循道追光”四个字来形容。“循道”即沿着苏轼当年的足迹探访苏轼留存的古迹;“追光”,一是品赏他在富阳或以富阳为题材创作的诗文,二是深入挖掘苏轼与何去非父子,与毛滂、赵英夫妻,与谢景温及小隐书室,与李友谅等五组历史人物之间的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充分感受苏东坡赏识、擢拔后进的胸襟气度与人格魅力。“我们要做的是创造性地吸收与转化苏轼留存在富阳的这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尤其是苏轼与这几组人物等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建议上升为集群的课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突出苏轼研究的特色和亮色,进一步擦亮宋韵文化苏东坡研究这张金名片。”徐彩芳如是说。

“苏东坡与富阳研究,是一个只有进行时的庞大课题,我们一定要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斗志、勇气和精神,一点一点的持续深入的挖掘、研究,一点一点接近真相,研究的乐趣就在这里。让我们坚持。”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长王益庸表示,“苏东坡带给我们活着的通透和处世的智慧,我们也会在‘苏学’研究这条路上走稳走实走好。因为我们相信,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经杭州市社科院(联)机关党委批复同意,今天,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杭州市文学学会功能型联合党支部正式成立,引领党员会员和广大会员努力将自我人格的完善、社会责任的完成和文化创造的建树三者融为一体,为学会、研究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杭州市社科联、富阳区文联、富阳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应邀参加。

责任编辑:骆炳浩 张望超
审核:赵玉福 孙钥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