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梅高温就这么嚣张,浙江的夏天可太难了!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温,市民还需警惕一种与高温津贴相关的诈骗。
“高温天气特别支持已发,请查看了解具体信息。”近日,杭州三墩某公司职员李先生在企业邮箱收到一封公司内部邮件。
李先生点开查看,发现是《关于职工夏季高温补贴发放细则》。
其中提到,公司现已展开高温天气职工防暑降温补助,对所有在职员工发放高温津贴。根据发放标准,李先生每月可以拿600元至800元的高温津贴,且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属于额外奖金。
李先生没有多想,马上按照提示用支付宝扫了邮件下方的二维码,随后在跳转的登记页面申领。其间,他按步骤填了个人信息。没有想到,前脚刚提交登记申领,后脚就收到一笔1865.4元的银行支付信息。
这时,李先生突然意识到刚才申领时不仅登记了银行账号,还填了支付密码和验证码。他赶紧修改密码,但已经来不及了,账户里又迅速支出3笔钱。高温津贴没有到账,却损失了近4000元。李先生知道,这是遇到诈骗了,马上向三墩派出所报警。
民警说,这是典型的虚假补贴类诈骗,已对李先生银行账户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
警方提醒,进入夏季,很多单位陆续开始发放高温补贴,骗子借机实施诈骗。骗子通常会打着卫生部、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工会等旗号,以单位名义发送“领取高温补贴”的邮件或短信,并附上操作流程、发放说明或申领需知,让收件人按照要求扫描二维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在探获收件人支付密码后迅速将收件人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转移。
市民需要注意,任何单位发放高温津贴均不需要个人申领,不要轻信各类补贴申领、发放的信息,不能在任何渠道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来源 杭州公安、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