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山里的孩子上好学 杭州西湖与广元青川携手共促教育发展

杭州日报 2024-11-13 14:07:00 1.7w阅
通讯员 谢志专

“那是一段新的改变,我将心怀感恩,更加努力地学习。”在泸州医疗器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21级青川职业高级中学西湖班班长李响回忆在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一年的学习时光时,内心充满感激。

图片

惠泽于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2021年9月,李响和班里的1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西湖职高开启一年的异地学习。这批山里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千里之外的西湖区,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梦想被充分激发。一年后,20名学生中19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

今年是西湖区教育局对口帮扶青川县教育局的第四年。10月10日,青川县教育局与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签订第二个三年结对帮扶协议。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协作,正以开办职教新班、教师交流、捐款捐物等方式,助力大山里的孩子“上好学”的愿望变为现实。杭州西湖区的支持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全县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异地职教新班 学子圆梦的“爱心桥”  

自2021年青川职高启动“蓝鹰工程”项目至今已实施4期,每期遴选青川职高高二年级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杭州西湖职高商务专业学习一年。项目费用除了第一期青川县额外配置资金6万元外,其余144万元由西湖—青川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

“西湖职高为项目配备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等强大的师资团队,不仅教会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还助力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为以后返校升学、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青川职高校长赵铉介绍。

针对中职学生异地求学面临的各种挑战,青川县教育局、青川职高采取系列创新管理举措,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行青川职高专任班主任和西湖职高管理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制度。

本着“青鹰直上创奇迹、川流奔涌向未来”的目标与理念,四年来,通过“蓝鹰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让80名稚嫩懵懂的学生变得成熟自信。

异地职教新班成为学子圆梦的“爱心桥”。在两校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快速成长与蜕变,先后获得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精英赛一等奖、第二届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等荣誉,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名师乡村工作室 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今年4月15日,杭州市西湖区王曜君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青川中学如期举行。这是继建立初中英语、初中科学、初中数学、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英语6个“西湖区——青川县名师乡村工作室”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名师工作室建设。

揭牌仪式上,杭州市西湖区王曜君名师工作室导师王曜君教授作《追求最好的自己——专业化视野下名师成长的规划与四项修炼》的专题讲座,全县各中小学校长以及名师工作室成员聆听讲座后深受启发。

“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不仅有专题讲座、课堂教学、教学比赛、教研探究等指导,还定期对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作业布置等,多样化、具体性地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杭州市西湖区王曜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川中学教师张正湘介绍。

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成长的“孵化器”,经过一学期的指导,杭州市西湖区王曜君名师工作室分别来自青川中学、观音店小学、木鱼小学、乔庄小学、乔庄镇小学、青溪小学的12名成员专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今年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5项省级、5项市级、7项县级奖项。

西湖区不仅在青川县推动名师工作建设,还通过支教、学校结对和开展讲座等方式,助力薄弱学科建设,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们不仅自己专业能力获得提升,还辐射引领本校,甚至带动全县学科教师专业提升。

学校结对帮扶 教育提质的“催化剂”  

10月10日,西湖—青川教育系统推进新一轮东西部教育协作工作座谈会在西湖区教育局召开。青川县教育局与西湖区教育局结对帮扶达成一致意见,西湖职高、丰潭中学、弘益中学、翠苑二小4所学校分别与青川职高、木鱼初中、乔庄初中、乔庄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未来三年,结对帮扶学校将从学校管理、师资教研、学生资助与交流等方面积极规划,推动结对学校全面合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催化剂”。

不仅是结对帮扶学校,西湖区教育局还将通过支教、跟岗锻炼等形式,为全县教育系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大力提升青川县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县教育系统正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对接西湖区各项工作事宜,推动帮扶协议高效实施,激活自身发展动力,为全县师生创造更加优质、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奠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青川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应华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陈立平
审核:周春燕 陈昌旭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