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临安召开“新春第一会”,对省、市会议精神进行再贯彻、再落实,动员部署“五个年”行动方案,以抖擞精神、昂扬之姿推动“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主引擎,是关乎临安“幸福底色”的根本。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临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逆势上扬,增幅全市第一,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有临安区委区政府以积极、创新举措促消费的主动作为,更有吴越文化出圈、“抹茶森林”网红、太子尖成户外爆款等给临安带来的商业流量和消费活力,背后折射出的大众对“第十区”更宜居宜游的“认知趋同”。新一年,临安将全力以赴抓经济稳进提质,持续为“促消费”添薪旺火。多措并举推进批、零、住、餐等行业积极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激活乡村经济,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2024年,临安GDP虽然突破了700亿元,但仍然是全市4个未破千亿的区县之一。新一年,临安如何向“标兵”靠拢、与“追兵”拉开距离?
临安打出的第二张“全力以赴牌”便是驰而不息抓招商引智,这也是临安围绕产业强区多年高扬的一面“大旗”。正因为多年的苦心经营,2024年,临安招商引智有了亮眼的战绩,创造了招引亿元以上项目数、引进大学生数、高层次人才数“三个新高”:引落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27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类项目完成率居全市第1;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名、同比增长15%,新招引大学生8401名、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临安除了持续造浓全员招商、全域招商氛围,还准备了45亿元的招商基金用于项目招引,对发展“钱景”看好的项目,坚决跟投,推动其来“临”投资、落地发展。
对招引来“临”的项目,临安将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紧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前置预警和红黄灯晾晒督导,重大项目区级领导包联、部门领导包推、镇街领导包干,确保新拿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力争新一年引育亿元以上项目80个、努力突破100个,新引进大学生1万名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
2025年,临安面临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在临召开等重大契机,拥有扎实的产业根基、创新活力、生态环境、人文底蕴等比较优势的临安,如何随“遇”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做“硬”自身的绝对优势?新一年,临安将在强化科技创新、深化“千万工程”、持续厚植吴越文化等方面全力以赴。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一夜名动的DeepSeek已经给出了这样的启示。对于拥有青山湖科技城的临安来说,创新更是塑造竞争优势的立身之本。近年来,依托青山湖科技城的科研集聚,临安科创指数连续五年进入全省第一梯队,2024年,创新指数更是首次跻身全省十强。新一年,临安科创如何做大“绝对优势”?
临安亮出了实施县域科研院所提能综合改革计划,在全力做好清华大学膜国重、青山湖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将加快建设“一室三中心”创新平台矩阵,打造临安特色创新体系,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3.8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在83%以上,创新指数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2025年,全球瞩目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临安作为会议承办地之一,将全力推进天目未来谷、水世界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沿线交通道路改造提升、村落改造等,浓墨展示“千万工程”的建设成就和临安的生态之美。以“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一镇一品、一镇一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全国试点为抓手,做大做强於潜、昌化两大副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省级共富试点,写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省委、市委把文化建设作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板块。新一年,临安将持续聚力吴越文化,加快推进“一街三区块”建设,建成开放衣锦城遗址博物馆,启动吴越文化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努力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深入挖掘天目山人文地理价值,加快天目窑遗址群考古发掘,全力构建天目窑、盏、茶、禅一体文化体系。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千家万户过上幸福生活。新一年,临安还将在抓好“民生服务优享”、幸福村社建设、改革破难攻坚、干部队伍提能等方面全力以赴。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优学”、“优医”水平,积极做好高质量就业、农饮水提升、公交出行、养老服务等群众“身边事”。突出抓好富民增收、村社换届和基层治理,全力造浓干事创业赛马比拼氛围,持续厚植最具幸福感城区的民生获得感和幸福“颗粒度”,以一流状态、更高水平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