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南宋官瓷密码,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开讲南宋官窑文化

杭州日报 2018-01-05 16:58:00 13.9w阅

记者 陈友望

何为南宋官窑?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南宋官窑位居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首。官窑,指官办的制瓷窑场,所制产品特供皇室,专烧专用,真正意义上的官窑自北宋始现。公元1138年,杭州成为南宋的京城,社会、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宫廷对瓷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此时的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京城临安重设官窑,征召全国最优秀的制瓷技匠,自建官家瓷窑,采用优质原料配制胎釉,以精湛的工艺造出精美绝伦的产品,史称南宋官窑。

“现今南宋官窑存世稀少,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七十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二十余件,还有少数散落国外,民间传世作品极少。南宋官窑瓷器历来深受收藏家的追捧,201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48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1.139亿港元成交,可见南宋官窑之珍贵。”1月5日,杭州南宋官窑科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在位于杭州诚高大厦一楼的崇文堂文化艺术馆给大家开讲了一堂精彩的南宋官窑文化内涵与品质特色讲座。

叶国珍,1951年生,福建莆田人,我国南宋官窑著名研究学者与制瓷大师。1969年开始对南宋官窑遗址进行考察与研究,恢复成功的南宋官窑瓷通过国家级鉴定,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荣获“囯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为浙江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长、杭州南宋官窑科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古陶瓷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顾问、中国官窑研究会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学院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G20杭州峰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评审专家。

.

南宋官窑  “国之重器”


“南宋官窑,简单地说,就是南宋朝廷自建的官家瓷窑,是宋代五大名窑四大艺术特色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宫廷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瓷品质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代民窑制瓷的技艺偶像。”

其实,在宋代之前,中国制瓷只有民窑,供应市场需求。而宋朝三百余年中,先后出现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烧造的瓷器不在市场上流通。尤其是南宋官窑,其制瓷配方由皇帝指定官员督制,器型由宫廷内府出图计样,宫廷制瓷技匠制作烧造,产品为南宋朝廷专用,由此形成的南宋官窑宫廷制瓷文化,是古代制瓷文化达到颠峰的最佳代表。

为何南宋官窑传世作品如此稀少?叶国珍教授说,为让产品符合皇帝和宫廷的高品质要求,南宋官窑制瓷所用材料十分特殊,七十二道制瓷工序比民窑制瓷工序复杂得多,烧造成功率十分低。而好的作品供朝廷使用,不好的作品就地销毁掩埋,不得流入民间,所以传世作品十分稀少。

南宋官窑是南宋之“国器”,为何这么说,叶国珍教授给出了以下理由:南宋官窑由南宋皇帝宋高宗钦定建造,对南宋官窑的建立和作用,宋高宗对宰执下谕:“国有大礼,器用宜称,如郊坛须用陶器”。宋高宗还明确南宋官窑作品的制作要求和重要意义:“三代礼器,皆有深义,后世非特制作不精,且失其意,朕虽艰难,亦欲改作,渐令复古”。宋高宗明确南宋官窑作品作为国典礼器使用的重要用途和意义,确立了南宋官窑崇高的国器地位。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国家对礼器的国器地位都十分重视。赵匡胤即位时去朝拜太庙,见到太庙里所陈器物,赵匡胤说:“古礼亦不可废也。”在宋朝文治盛世治国理念影响下,朝廷形成了崇尚礼器社会地位的理念,使南宋官窑宫廷制瓷地位成为南宋国典礼器中的制作国器地位。


在南宋朝廷152年的基业中,南宋官窑国器地位是南宋朝廷文治盛世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宋官窑国器地位对后世礼器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官窑国器地位是表达南宋朝廷国典礼器具有国器地位象征的一种宫廷御瓷。南宋官窑国器地位是朝廷官家制瓷地位象征,体现朝廷官家制瓷国器作用的理念和南宋宫廷对官家制瓷国器地位的重视。

可以这样说,南宋官窑国器地位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三位皇帝文治盛世形成的宫廷制瓷国器地位。南宋官窑作品造型,古朴端庄,高贵典雅,大气庄重。国典摆设礼器,宫廷日用器皿,都能看到夏商周青铜器造型艺术的魅力。南宋官窑作品造型,从国典礼器大气庄重的高贵气质到宫廷生活用器端庄雅致,表现出典雅高贵的南宋朝廷御瓷气度。

叶国珍教授再现的南宋官窑部分作品

对于南宋官窑胎釉艺术特征,叶国珍教授总结为有以下两个方面品质:胎质追求紫口铁足来体现胎的品质,胎的外表色的主色为紫褐色、黑褐色、及红褐色,胎的内色主要为香灰色;釉色追求自然玉质色韵品质,釉色的主色以粉青釉色和蜜蜡黄两大釉色来体现釉的品质,釉层丰厚的多次釉使作品在质感上具有美玉的效果。

南宋官窑历史、文化、艺术、技艺也深受清乾隆皇帝好评,乾隆皇帝专为南宋官窑作品进行题诗作词。他在南宋官窑葵瓣洗作品上题:“宣和陶器用功巧,脩内督之奄竪倫,設曰葵花喻忠赤,師誠辈岂果其人”;在南宋官窑葵花盘作品上题:“脩内陶秘器,官窰异外间,難分建隆代,总从鳯凰山,葵式非全赭,冰纹半染殷,倾陽如取譬,切已獨思艰”。从宋高宗命南宋朝廷自建官家瓷窑到清乾隆帝对南宋官窑作品题词,都表明古代皇帝对南宋官窑国器的高度重视与追捧。

.

解密配方 解密烧造

南宋朝廷自建官家瓷窑,南宋官窑是不计工本,专供朝廷使用,以高贵、大气、端庄、典雅而闻名于世。其制瓷配方技术、国典礼器的器型设计、多次素烧的上釉技术、厚釉柴烧的“瞬间神火”烧造技术,使南宋官窑制瓷技术达到了中国古陶瓷制瓷技术的历史顶峰,形成了著名的南宋官窑制瓷文化。

叶国珍南宋官窑敞口弦纹瓶

叶国珍教授再现的南宋官窑敞口弦纹瓶

南宋官窑有两大配方不传之秘:一为南宋官窑的胎料配方绝秘,其原料采用含有铁元素的紫金土自然矿物原料、镁铁瓷石原料等重要制瓷原料,为瓷胎配方不传之秘;一为南宋官窑的釉料配方绝秘,其原料采用包含铁云母等含铁自然矿物、石灰石、草木灰等重要制瓷原料,为瓷釉配方不传之秘。这两大配方不传之秘,使南宋官窑作品具有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珍珠釉泡、厚釉烧造、国器造型六大艺术内韵。

叶国珍南宋官窑琮式瓶

叶国珍教授再现的南宋官窑琮式瓶

南宋官窑烧造成功率十分低,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叶国珍说,能够恢复南宋官窑,解密烧造,原因在于再现了以下四大宫廷制瓷烧造不传之秘:著名的“瞬间神火”烧造技术,粉青色烧造温度和蜜蜡黄烧造气氛的火候控制,“强氧化气氛”节点火候控制和“重还氧气氛”节点火候控制,氧化破胎碳、还原塑釉色的烧造技术。

.

人文合一 国器再现

南宋官窑烧造出体现南宋宫廷追求内蕴自然高雅的瓷器神韵。在宫廷制瓷技匠高超的制瓷技艺下,讲究人文合一,心物合一,作品有神、型、质、艺四美之称的高贵品质。

叶国珍南宋官窑盘口直颈瓶

叶国珍南宋官窑盘口直颈瓶

如今,南宋官窑瓷器在叶国珍教授等人近五十年不懈努力下,重现当年国器风采。1969年叶国珍等人对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作坊进行考察研究、进行瓷片岩相显微结构测验、制瓷原料分析试验,为破解南宋官窑DNA密码奠定了试验基础。后来,他们先后走访故宫和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结合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碎瓷片,再现了南宋官窑典型器型。重要材料乌龟山紫金土的发现和草木灰釉料配方密码破解的试验成功,为南宋官窑国宝再现立下了汗马功劳。

叶国珍南宋官窑圆口洗

叶国珍教授再现的南宋官窑圆口洗

南宋官窑恢复与再现是荟集叶国珍毕生精力,获得的国宝再现项目,该项目一九七八年通过国家级鉴定,先后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宋官窑恢复与再现技术是在总结和完善南宋官窑制瓷技术上取得成功,并多次成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世界各地众多收藏家收藏。

叶国珍南宋官窑长颈胆瓶

叶国珍教授再现的南宋官窑长颈胆瓶

作为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教授作品充分体现出厚重的南宋官窑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南宋官窑青瓷艺术形式,作品造型简练庄重,制作技艺精致细腻,胎骨与釉色调配协同,金丝银线纹片动态美感强,作品表现出其艺术语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收藏家评价叶国珍大师作品是南宋官窑品质和青瓷艺术精华相结合的结晶品,是现代南宋官窑的经典之作,称他为中国碎瓷王。

即便如此,叶国珍依旧没有在南宋官窑的研究上停留脚步。为让南宋官窑更多走入大众,这些年,他带领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叶佳星共同研制开发了南宋官窑冰裂纹茶具、十二生肖冰裂纹茶杯、春夏秋冬冰裂纹四季杯等品茗佳器,深受市场欢迎,并远销台湾、香港及其他地区。四十多年来,叶国珍一直视瓷如命,他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杭州名闻天下,不仅仅因为有西湖,还有国之重器——南宋官窑。”

——编辑 陈友望——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