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诗人、学者、良师、名医于一身!今天,张堃先生专题展在富阳开幕

杭州新闻 2019-05-18 16:29:00 3.0w阅
记者 骆炳浩 通讯员 沈吕诚

“儒雅只因文脉在,家山毕竟富春山。”今天上午,由富阳区政协主办的“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张堃先生专题展”在富春山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张堃(1897年5月23日—1993年8月11日),字厚植,号应彪,晚号一宁叟,富阳新关神功山(今大源镇勤功村)人。他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不久,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参与《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辞源续编》的编辑工作。1931年起,历任省立三中、六中、八中、一中和绍兴中学的国文教师及教研室主任。抗战期间,在丽水碧湖联师、淳安联师任教。抗战胜利后,执教于省立建国中学,70岁高龄才从金华教师进修学院退休。1990年将数十载悉心搜集珍藏的古书画20件,全部捐献给富阳文物馆。

 张堃先生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的变迁,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中医事业。他也是富阳中学的创办人之一,1947年被推举为富阳中学校长。先生明辨是非、关心革命,曾支持教师和金萧支队联合创刊《红五月》小报。

张堃先生担任省内大中院校教职前后长达36年,受先生哺育的学生数千人,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就有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副主席蒋祖怡,著名戏曲史家、浙江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长徐朔方,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专辑文学家许国荣等。

张堃先生毕生酷爱诗词,精于音律,尤工古今旧体诗。“弱冠学文即嗜诗”,一生创作诗词不下千首,还有不少国文教学与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与文学批评专著。其中多数作品由于连年战乱、生活颠沛流离而失散。已经刊行于世的诗词自选集有《萤光集》《蝉鸣集》,部分诗词被选入《当代中国诗词精选》,学术著作《王冕诗选》被列入《浙江名家诗词丛书》。他的文艺观主张“诗以情为本。因事有喜怒哀乐之发,情也;即景而有愉悦惆怅之感,情也;睹人之生死荣悴苦乐而起爱慕、快慰、痛悼,怜悯之心,亦情也;至若当国家兴亡之会,民族安危之变,而生感奋、欣愉、愤痛、切挚之情,则情之大者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诗的风格,他“主清真,重神韵”,“要有膏腴容咀嚼,休将饾饤斗雕镌。”

“我们在这里举办张堃先生专题展,搜罗其在诗词创作、古典文学研究、中医研究、地方文史研究等方面的手稿、著述,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以及他和名人雅士之间的诗词、书画交流,展现一位‘文为世范,行为士则’的学者形象,示之后学,也为将富春文化的文脉不断延续和传承下去。”富阳区政协副区级领导蒋建民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

作为张堃先生的嫡孙,张跃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累计有8年时间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即便与他们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他与祖父的书信往来也有数百封之多。在为本次专题展搜集整理祖父的材料中,他对祖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张跃认为,“祖父的一生,是诗人、学者、良师、名医的一生。富阳各界多年来为缅怀与纪念张堃先生,举办了多次活动,如1997年举办张堃先生诗词研讨会、2012 年举办张堃先生《一宁斋诗话》首发及学术研讨会,特别是这次张堃先生专题展,更是全面地展示了张堃先生的生平与业绩和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悠悠乃张堃,厚厚一宁叟,一代大师家,巍巍泰山重。”本次展览从治学教育、著书立说、文化传薪、雅集交流等不同角度,为观众娓娓道来这位富阳乡贤的嘉言懿行,感受他身上流淌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深厚力量。张堃先生有一首描写对故乡留恋之情的诗《别神功山居》:“我在此山居,此山有何好?浮岚与飞湍,时时雪怀抱。今当远离去,四望山初晓,微风煦朝云,林际互相绕。凉荫散绿云,繁露湿幽草。众鸟复高啼,百啭意未了。行矣谢山灵,此情不可道!”这份情,相信看完展览后,观众都会有更真切的体会。

编辑:孟娇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