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杭州市建委所属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成功开通刷脸查档服务,实现市民“零材料”即可查询与个人房屋产权相关的工程档案,此举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建设系统尚属首家。
为简化市民查档出具有效证明,城建档案馆依托杭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中已构建的大数据平台优势,通过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共享数据信息,协同政府有关部门“数力”,实现市民“零材料”刷脸查档服务。
那什么时候需要来刷脸?
例如你家要装修,需要建筑平面结构图,那么就可以啥都不用带,直接到市城建档案馆的查档服务大厅,通过脸部识别系统后台自动比对公安数据,核验通过身份信息后,再进一步与房管部门产权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后便可获取所需房屋结构图纸,实现城建档案查询“零材料”办理。
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工程档案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房屋设计、装修参考、产权登记、调查取证时,都需要到城建档案馆查阅相关工程项目档案。
工程档案包含工程项目前期审批、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及竣工图等过程资料,具有专业性强、量大等特点。
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作为国家一级、省级示范城建档案馆,全国第一家专业档案馆成功创建了国家示范数字档案馆,多年来默默耕耘,不断创新,自我加压,凝心聚力投入到数字档案馆建设中,该馆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城建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在全省、全国同行业中都走在了前列。
2012年,针对建筑物在建设立项时使用的名称与竣工验收后使用的名称不一致,造成查找不到、查找不准的问题,杭州市城建档案馆以杭州市电子地图为基础,充分利用建筑物地理位置坐标唯一性的特点和全部库存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成果,开发应用城建档案地理信息系统,将数字化城建档案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联,辅之以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实现数秒中内即可从库存60000000多页的档案资料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其中任何一张,极大提升了档案查准查全率,也提升了电子档案利用率。
2015年,杭州市城建档案馆开发建设了远程跨馆查档系统,该系统技术开发层面并不复杂,关键是敢于牵头规范统一区域范围内的城建档案接收和查询利用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区域范围内的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明确不同馆之间查档工作职责。通过不同地区部门间的协同,合力为区域内百姓提供便利城建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百姓查档“就近办”。
2017,为顺应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注册用户实名认证,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入口链接城建档案网上查档系统,查档人员登录该系统平台进行档案调阅申请时,通过部门间的身份证、房产证等信息数据共享,进行档案查阅相关凭证信息验证,相符合的提供相应电子档案或快递纸质送达,实现PC端网上查档。
2018年又与全省统一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开通移动端网上查档服务,用户登录“浙里办”和“杭州办事”APP即可查询城建档案,实现了查档服务从PC端向移动端的延伸。
为简省市民查档出具有效证明的环节,2019年,通过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共享数据信息,做到刷脸查档,实现工程项目档案查询“零材料”。
以市民因房屋装修查询建筑平面结构图为例,原需提供相应的房屋产权证、身份证等,现只需当场刷脸获取人像信息,后台与公安部门身份证信息比对认证,再进一步与房管部门产权信息核对通过,即可提供所需档案。
编辑 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