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晓丹 陈栋
特邀手绘 曾奇琦
△听音频了解曲院风荷的前世今生
曲院风荷
竟是如假包换的
“皇家酿酒厂”
今天的曲院风荷,是夏日赏荷的绝佳之处。人们一说起曲院风荷,眼前浮现的就是风吹荷叶香气宜人,水中荷花亭亭玉立的场景。其实,以前的曲院风荷,并不是这样的幽雅之地,甚至连景点都算不上……
南宋的时候,它不叫“曲院风荷”,而是叫“麯院荷风”,而且,它也不在现在的位置。
当年,西湖边有一座酿酒厂,那可是大有来头。它是南宋朝廷的官家酒坊,那里面生产的酒,除了供皇宫内部使用外,还可以大量供应民间。
“麯”,是酿酒的原料之一。顾名思义,“麯院”,就是酿酒厂的意思了。
酿酒需要好水,西湖西北面金沙涧溪水注入西湖之处叫作金沙港。入水口有一座桥跨溪而建,就是今天的洪春桥。
此处的溪水清澈甘甜,“麯院”的工作人员只要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就可以了。
每到夏天,伴随着徐徐清风,满池的荷花送来阵阵芳香,再和美酒的香气交融在一起,这便是最地道的“荷风”,“麯院荷风”的美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后来怎么变成了“曲院风荷”呢?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恢复“西湖十景”时,洪春桥的官家酿酒厂早已不复存在。康熙皇帝在周围走了一圈,最后大笔一挥,“这里就是‘曲院风荷’”,确定在当时西湖西北角划出一块区域,造起亭台楼阁,种上荷花。自此,“麯院荷风”成了“曲院风荷”。
因为爷爷改了著名景点的名字,乾隆皇帝南巡时专门题了一首诗来“公关”:“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处照波红。莫惊笔误传新谤,恶旨崇情大禹同。”乾隆皇帝的意思是,大禹曾经颁过禁酒令,我们也要向大禹学习,“曲”字是不是笔误,大家不要追究了,总之一句话,不鼓励大家喝酒。
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御题的“西湖十景”中,若按照时令季节排列,名字饱含夏天意境的曲院风荷排名第二,仅次于苏堤春晓。当然,曲院风荷不仅与夏天有关,还与这满院的荷花有关。清丽高洁,香飘逸远,荷的品性一直为文人所推崇,因为它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照和人格追求,这恐怕也是康熙皇帝钟爱曲院风荷的原因吧。
编辑 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