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杭州市最美绿道”评选启动进行中!推进高品质绿道建设 擦亮“宜居天堂”幸福底色

杭州新闻 2021-04-02 07:01:00 6.7w阅

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杭建宣

春风催新绿。万物生发的季节,杭州绿道也进入了“最美时刻”。

前不久,市绿道办发起了第二届“杭州市最美绿道”评选活动,30条由各区(县市)选报的绿道开启“竞美”模式。

昨天,在前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专家组对今年申报的绿道一一进行评审、打分。

丰收湖公园绿道

“我们将根据专家评分优选出25条绿道并及时公布,再进入网络投票评选环节。”市建委、市绿道办负责人表示,绿道建设是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希望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对绿道网、景观带、致富路的感观认识,充分发挥精品工程的引领示范效应,让杭州绿道成为提升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助力构建“三江绿楔”空间格局,让“宜居天堂”的底色更足、“幸福标杆”的成色更靓。

三大类型绿道“各美其美” 构建城乡“三生融合”幸福图景

据了解,今年全市申报的绿道主要为都市精品型、城镇休闲型和乡野自然型三大类。各类型绿道因地制宜,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亮点。

一片水杉林,一道分两湖,一桥连两岸……作为都市精品型绿道的典型代表,环湖而建的丰收湖公园绿道不仅串联起公园里各类设施景点,还将古海塘遗址和数字创意产业园进行串联,实现了产城景融合,为周边居民康体与社交结合、工作与运动结合提供了空间条件。

丰收湖公园绿道

与都市型绿道相比,城镇休闲绿道生态属性和地域特色更加突出。

如富阳区大型城市湿地公园阳陂湖公园内的阳陂湖绿道,道旁两侧遍植乔木以及地被草花、水生植物、沉水植物等,形成了层次分明、风貌宜人的绿廊景观,同时结合阳陂湖千年古湿地、稻作文化、渔业文化等遗存,不仅“还湖于民,生态共享”,同时也传承弘扬了富阳当地的历史文化。

而乡野自然型绿道,则集中展现了杭州田园山林湖水风光和乡土特色风情。

徜徉在建德市大慈岩镇的“你好新叶”绿道,既可领略茂树繁花的明丽水彩画,又如入江南传统村落民居的古韵水墨画中。这条长4.1公里的绿道分两部分,檀新线段(新叶段)由公路改造而成,围绕新叶古村、传统民居、家风家训、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古村美丽田园”产业线打造;沿溪段以新叶历史文化为主线,展现了新叶昆曲、建德土酒酿造技艺、新叶三月三、新叶古村营造技艺、新叶木雕技艺、麻糍水米糕千层糕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一处处遗迹和景观小品串珠成链,不仅美化了当地农村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还盘活了当地旅游资源,带动了绿道经济发展。

阳陂湖绿道

“从现场调研情况来看,今年全市各镇街创建‘最美绿道’的积极性更高了,群众对绿道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更高了。”市建委、市绿道办相关负责表示,这些绿道正串联起杭州的城乡与山水,逐渐构成这个城市“入则怡然,出则繁华”的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幸福图景。

以“智慧”为绿道“点睛” 精细打磨“杭州绿道”品牌

随着数智攻坚在绿道建设领域深入推进,今年参与评选的不少绿道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成为一条条智慧道。

如拱墅区的瓜山未来社区绿道内环道设置了智慧灯光系统,会根据跑道是否有人及其运动状态,按照调整的固定模式或开启或熄灭,不仅方便市民健身休闲,也更节能环保;余杭区的临平山绿道配备了智慧步道系统,市民游客在“临平公园”小程序注册后,可以在绿道沿线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人脸识别登录,记录自己运动信息并参与排名,更好地激发市民游客的健身热情;建德新安江综保工程新安绿道二期沿线安装了25杆监控和音乐系统,5个SOS报警系统,以及7个充电桩,后期还将开发智慧绿道系统,将沿线的食游住行购等信息“一网揽尽”,让群众刷一刷手机即可轻松获取所需服务……

瓜山未来社区绿道

“群众对绿道功能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绿道建设的理念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在昨天举行的本年度“最美绿道”评审现场,专家组根据各申报单位的汇报和考察情况进行了打分,并提出了改进提升建议。如部分绿道配套需增加城市家具、增建休憩驿站等,让绿道更实用、更便捷;各区、镇街之间需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音调,从市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共同吹响全市域绿道建设的“集结号”。

“绿道建设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形象的重要抓手,是老百姓满怀期盼的民心工程。我们不仅要把绿道打造成健身道、景观道,还要使其成为文化道、致富道和智慧道。”市建委、市绿道办负责人表示,今年是绿道建设的关键年,杭州将探索把智慧绿道管理纳入“乡村小脑”,实现农村数字管理服务“一盘棋”,并将继续用精品意识建设群众“家门口的绿道”,以工匠精神打磨“杭州绿道”品牌,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将绿道建设成为撬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新支点。

上城区龙山河绿道

全长约7700米,以景观化的手法叙述历史,沿线的水澄桥、化仙桥、海月桥、洋泮桥、小诸桥、南星桥等六座桥利用原有的条件设置来打造“一桥一景”特色。

下城区沈家河绿道

总长约0.8公里,以落羽杉、银杏等秋色叶树种为主要特色景观,中层通透舒朗,地形优美自然,沿河亲水驳岸处布置水生植物增加趣味性,自然和谐、大气精致,整体绿道环境优美、通行顺畅。


江干区丰收湖公园绿道

总长约5公里,充分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沿丰收湖环形布置,将“城市驿站”“临水平台”“水漾林风”“心形岛”“童趣乐园”“杉堤傲月”“古塘新韵”等景点进行有序的串联,能让游人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拱墅区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绿道

西起虎山水库,连通半山公园、虎山公园、龙山公园三大景区,总长约26公里,串联公园核心区块景点50多处,春花浪漫、秋桂飘香,灼灼桃花夹道,郁郁竹林幽深,游人进入其中,真正实现“绿道穿山过,人在景中行”。

西湖区虾龙圩绿道

全长2.4公里,打造休憩凉亭、休闲廊架、健身空间、亲水平台等7处景观节点,丰富居民休闲生活;提升后绿道景观疏密有致,使空间层次更丰富。

滨江区福瑞河绿道

总长度在4公里左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平静优雅,植入“渔趣”主题,主要分为“观鱼”“戏水”“船歌”“渔采”四大区域,讲述水乡人家的生活记忆。

钱塘新区江东村田园绿道

总长约5.7公里,由田园蛙鸣、七珠舞动、河你同行三部分组成,依河环湖是江东村绿道主路线,基本串联整个村庄,在人民健身、休闲的同时,更能欣赏到美丽河湖的宜人景色。

富阳区洋浦江绿道

全线设置有驿站、休憩廊架、儿童活动场地、公厕、自行车停车处、景观景墙等多个景观节点设施,打造“微型便民服务综合体”。洋浦江驳岸仍采用自然驳岸,做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公园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遵循“适地适树”的设计导则,形成季相变化丰富,层次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生态群落。

桐庐县冷水下绿道

这是百江镇稻香樱语风情绿道的延伸。绿道沿水而建,全长2.2公里,通过巧妙设计,实现了与乡间道路、农田村庄的无缝衔接,与周边植被环境充分融合,充满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野气息”。

建德市新安综保二期工程绿道

长约6.05公里,以“梅花忆古”为主题,沿江绿道段以大面积片植梅花,并穿插使用部分桃花、海棠等乡土开花植被,打造出以梅香古韵梅花城为主要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出浓郁的“梅花忆古,寒梅飘香”的文化氛围,展现出千年古府梅城特质。

淳安县大千古街绿道

全长4.5公里,将里商乡的历史文化、优美风景、旅游设施等串点成线,将文茗里商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绿道完美融合。

临安区锦溪绿道

沿线单边全长6.5公里,且全线绿廊依山傍水,与青山湖绿道全线贯通。全线设一条健康步道、两处临溪景观栈道、三处景观节点公园,是临安区集改善环境、健身休闲、促进旅游、带动产业、提升居民获得感等多种作用于一体的都市精品型绿道。

萧山区衙前镇绿道

总长度11.4公里,由官河滨河休闲绿道、凤凰山骑行绿道、镇区滨水绿道、镇区生活绿道、西小江滨河休闲绿道组成。

余杭区临平山绿道

长12公里,全线掩映在山林之中,串联了松涛流绡(杜鹃园)、断岭残雪、紫气东来、儿童乐园、动物园、青少年宫、科技馆、文化艺术长廊等景观节点,是藏在都市繁华中的一条空中绿廊,也是临平人新的精神家园。


编辑 邹倩慧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