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柳浪,莺啼悦耳,人道易安曾住 你知道那块熟悉的大草坪发生过的故事吗?

杭州新闻 2021-08-04 15:25:00 1.7w阅

记者 边晓丹/文 曾奇琦/绘

“柳树风摆成浪,黄莺啼声婉转。”这是西湖十景中的哪个景点?

这是一道送分题,看字面就能知道,这句话形容的是位于清波门的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光听名字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确,中国人理想中最美好的春天景象,都能在柳浪闻莺找到。只不过,如今我们看到的柳浪闻莺,和古人所见的柳浪闻莺,差别还是挺大的。

80后的相册里或许都有这里的春游照

西湖给游人的整体印象是恬静优美的,西湖十景各有特色,而柳浪闻莺在其中显得尤其另类。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品一品“柳浪闻莺”这4个字,“柳浪”代表了视觉上的动态,“闻莺”指的是听觉上的观感。西湖十景中,“听觉系”的景点还有南屏晚钟,“视觉系”的景点就更多了,而能将视听合二为一,展现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的,柳浪闻莺是独一份了。

动静相宜,不失灵气,这就是柳浪闻莺。说起来,不少80后杭州人的相册里,恐怕都有一张儿时在柳浪闻莺大草坪上拍的照片吧?那时候,无论是学校春游,还是家庭亲子游,柳浪闻莺都是一个适合席地而坐、欢聚野餐的好去处。

她的名字可能来自南宋御花园

杭州主城区的行道树以悬铃木居多,而西湖边最具代表性的树木,柳树必是排得上号的。自古以来,西湖边就多植有柳树,从现在的涌金门到六公园附近的钱塘门,古时候沿湖遍植垂柳,有“柳洲”之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反而是我们现在看到柳浪闻莺得到了“柳字头”的雅称呢?

其实,这和南宋皇室有关。南渡之后,宋朝皇室在西湖边营造了很多御花园,北山一线有集芳园、延祥园,南山一线有聚景园、真珠园,其中最大的御花园,据说是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修建的聚景园。聚景园中不仅有柳浪、莺啼的美景,更有一座柳浪桥,“柳浪闻莺”之名极可能由此而来。

一代词宗曾在这里住过

北山街上有很多名人故居、名人墓,而隔湖相望的南山路上,名人的印记似乎就没有那么丰富。真要从这条路上选一个最负盛名的“老居民”,恐怕得属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为主,人称“婉约词宗”,同时,她的“易安体”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个性,连她的小同乡、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都曾效仿她的风格,写下《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不过,李清照的人生就比较坎坷了。“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一路颠沛流离,辗转来到杭州,相传曾在柳浪闻莺一带长住过。如今,你去柳浪闻莺游览时,还能找到一座清照亭,那就是用来纪念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

从显赫一时到没落到重获新生

其实,柳浪闻莺的命运也很坎坷。

五代时期,柳浪闻莺所处的地界是吴越国钱氏的皇家花苑,里面还有显赫一时的灵芝寺和显应观。到了南宋,聚景园也是风光无限,园内亭台楼阁遍布,西湖的大片水域也被囊括其中。然而,到了南宋末年理宗坐朝时,聚景园就渐渐没落了。等到蒙古大军南下,柳浪闻莺已经荒芜,水系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到明朝中叶,柳浪闻莺已经只剩下柳浪桥、华光亭这两处破旧遗迹。新中国成立之前,柳浪闻莺的景象更是凄凉,仅仅剩下两棵树而已——一棵是如今鸽亭旁的沙朴,另一棵是现在钱王祠门外的三角枫。除此之外,柳浪闻莺曾经的风华,全部湮没于荒草泥塘之中。

如今,柳浪闻莺已在杭州人的悉心营造下重获新生,风貌更胜从前。回望千年,今朝盛世下的柳浪闻莺,或许才是她最美的样子。

听故事、看故事,不妨试着讲故事

“西湖小志愿讲解员”欢迎你来报名

作为热爱家乡的杭州人,看完柳浪闻莺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泛起了属于自己的西湖故事呢?西湖十景的故事一直有人在说,无论是醉心西湖文化的“发烧友”,还是带团观光的专业导游,他们口中总有着个性化的故事版本。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了解西湖文化的孩子,愿意做一名志愿讲解员,欢迎参加“西湖小志愿讲解员”活动,讲出你心中的西湖十景故事。

“西湖小志愿讲解员”活动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文明办、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管委会)主办,由共青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工作委员会、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承办。

明年是杭州的“亚运年”,杭州作为东道主将迎来各方宾客。向宾客介绍我们的西湖文化,这是杭州人的荣幸。让孩子作为杭州的主人翁,把西湖的故事讲给各方宾客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西湖小志愿讲解员”活动举办的初衷。

活动已开始接受投稿,面向杭州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其中,小学组限四至六年级学生参加。由于目前正值暑假,报名信息所涉“班级”一项以2021年9月学生所在学校班级为准。报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可于8月30日前,自行将作品发送至活动官方邮箱:hzrb888@vip.163.com。

9月起,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专业评委进行评审,评出小学组、中学组的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可以加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下属的“西湖志愿者总队”,成为西湖小志愿者,参加今后西湖景区组织开展的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涉及参赛作品报送等事项,请联系杭州日报大众热线:0571—85109999,接听时间为每天9:00—21:00。

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格式为视频mp4,要求为横画幅,小学组作品时长为2分钟以内,中学组为4分钟以内,作品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视频内容必须为选手真人现场讲解,现场记录即可,无需特效加工(过度加工视为无效作品)。

2、上传作品时应备注完整作品名,统一命名格式为:学校全称、年级班级、作者姓名、作品标题、联系电话。范例:杭州XX小学X年级X班 张三 《花港观鱼》137XXXXXXXX。

3、作品内容:以西湖十景的单个景点为题,如曲院风荷、断桥残雪等,自行选择,配以语音讲解。



编辑 王依丹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