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微观|电影长片名是“流量密码”么?

杭州日报 2022-04-07 20:26:00 2.9w阅
首席记者 张磊

以前的小说连载,开头很重要,如果扣人心弦,就会吸引读者看下去。对一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开头”,就是片名。

统计显示,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独特有吸引力的电影片名已成为他们选择观众影片的最重要因素,之后才是海报与主演。

电影片名就如同商标,最好一眼就能让消费者记住,从而激起购买欲望。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电影片名越来越长的趋势。《十年一品温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字数越来越多,如果海报够大,片方都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了。

本来可以靠视觉停留带来的冲击力,变成了需要用心记才能记住,这让观众颇为苦恼。看完电影后,常常发出灵魂拷问:我刚刚看的电影到底叫啥?

“小作文”式的片名为何盛行?

数据统计来看,大量的长片名大多产自于爱情片。专家分析,这可能因为爱情片的受众是年轻人,习惯接受这种“直给”的方式,长片名符合了“快文化”、“快娱乐”的语境潮流,方便现在的观众快速地找到对胃口的作品。加之爱情片的元素和结构相对单一,短字数的片名已经被排列组合得差不多了,长片名,就成了最优选择。

早期相对比较成功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将爱情进行到底》《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让不少片方眼前一亮——就按这个套路来。

“长字数”片名这种套路真能得人心,真是赢得票房和口碑的“流量密码”么?

从贺岁档的《以年为单位的恋爱》(2.31亿元),到2月14日的《不要忘记我爱你》(5602万元),再到3月14日的《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1480万元)。三部“长片名”电影的票房数据说明,市场表现是不断下行的。诸如《你的世界如果没有我》《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基本就悄无声息。有网友开玩笑总结,片名越长,票房越烂。

电影不只是大众娱乐产品,它也是一门艺术,总还是要有些“品位追求”,好的电影片名是能够给作品加分的,比如张艺谋的《影》《悬崖之上》,就既体现了影片内容,又留了悬念,让观众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想法,好听好记好懂,又不至于太俗气太直白。

待上映片单中,长片名电影还有不少,比如《我真的讨厌异地恋》《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片名可以成为一种营销的噱头,但不能成为忽悠观众的骗术,倘若如此,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反噬。比如,《世界上最后的夜晚》,当年也是走片名营销等噱头,但上映了一天后,就因为影片质量不如观众期待,第二天票房就缩水90%。

什么是流量密码?长片名当然不可能是,只有优质内容,诚意之作才是。

责任编辑:张磊
查看专题
评论
我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