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座博物馆影响一座城。杭州博物馆自2021年10月8日推出“百万收藏”计划至今,已进行了18个月,获得163位热心捐赠人无偿捐赠的1193套7779件藏品,包括各类票证、报刊文献,生活日用品等,都与杭州地区的学校、医院、街道、工厂、景点密切相关,还有各类证书、家族物品、艺术创作品等,集中反映了近现代以来杭州城市建设的变迁、工业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市民生活的物证,是杭州特有的城市记忆:如1952年杭州市广兴联合中医院诊疗记录叶熙春中医师处方单、1953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出生证书、1982年杭州市耀华五金交电商店发票、1989年杭州笕桥机场候机楼照片、中华民国黄包车牌(杭3030)、中华民国都锦生丝织厂西湖全景织锦画、1956年寿崇德绘新安江工地等等,通过不同载体反映杭州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变迁。
其中,著名画家寿崇德先生长子寿再生得知杭博正在发起“百万收藏”活动,积极响应,慷慨向杭州博物馆无偿捐赠寿老及家人师友作品、自用图书等,共计86件,包括寿崇德先生1940年以来创作的国画、书法、水彩、速写等作品,以及亲友之间往来信件,从艺术家之眼、之言、之手,看见那个时期不一样的杭州。
为了感谢热心捐赠人对杭州文博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杭州博物馆定于2023年5月17日举行“百万收藏”计划第三期捐赠仪式,现场为捐赠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并将宣布“百万收藏”计划向第四期的推进。
“百万收藏”第三期活动自2022年10月8日开展以来,特别推出“进社区”主题,累计走进13家社区、组织了23次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互动,在社区中展示杭博风采、推广征集、开展公益鉴藏服务。第四期将延续三期的“进社区”主题,以“大厂记忆”“老高校”为杭州城市居民生活文化为特点,着重走进杭州老工业及大学所在社区,如杭州钢铁厂所在的杭钢西苑、南苑、北苑社区,浙江麻纺厂所在的温州路社区,浙江大学所在的求是新村等,深度寻访杭州在工业和教育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见证物。
以“百万收藏”三期的圆满收关和四期的启动为舞台,杭博再次向全社会发出邀请:站在今天,重新认识杭州的过去,与越来越多热爱和关心这座城市发展的人携手,记录杭州的昨天和今天,共同展望杭州的明天。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571-87829492 沈老师
(工作日8 :45-11 :45,13 :45-16 :45)
电子信箱
hzmuseum_cp@163.com
微信号
museumhz
附件:三期征集的一些故事
1
寿崇德先生及家人师友作品、自用图书
寿崇德先生长子寿再生捐赠
著名画家寿崇德先生长子寿再生得知杭博正在发起“百万收藏”活动,他积极响应,慷慨向杭州博物馆无偿捐赠寿老及家人师友作品、自用图书等,共计85套86件。本次捐赠藏品包括了寿崇德先生1940年以来创作的国画、书法、水彩、速写等作品,以及寿崇德夫人朱凤钊、寿再生、寿老友朋的各类画作,呈现了寿崇德不同时期的交游情况及艺术面貌。
1956年 寿崇德 新安江工地 寿再生捐赠
1959年 寿崇德 新安江畔梅城
2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订婚证
宋维信先生、宋仲敏女士捐赠
宋先生、宋女士得知杭博在征集老物件,便找出自家父母在1949年的订婚证捐赠,认为这件藏品是他们父母结为夫妇风雨携手几十年的见证,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其上详细写有订婚人双方的生辰八字,介绍人、证明人以及双方家长的名字,1949年4月4日在杭州湖山堂举行订婚仪式,“恭请邱金陵先生莅临证明互换信物,并由双方家长亲友到场参预,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结,白首永谐,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詠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3
1981年4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客票(上海--杭州)
鲍长源先生捐赠
1981年4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客票(上海--杭州)
鲍先生找出自己在1981年4月1日从上海乘坐飞机回杭的机票来馆捐赠,捐赠人称当时火车票要4元钱,并且不是每天都有车,所以当时因工作需要便乘坐飞机回杭,票价10元,路程40分钟,停在杭州笕桥机场。此票保存完好,特别少见。
4
1957年结婚证
程颂刚先生捐赠
程先生捐赠本人1957年的结婚证,由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委员会制发,写有证件编号、男女双方的名字、年龄信息,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展示了当时杭州地区结婚证的版式。
5
中国民国木镜柜
吴甬浩先生捐赠
这件藏品为捐赠人家中流传,有近百年的历史,保存完好,各构件皆为原配,顶部有双龙戏珠纹样。捐赠人得知杭博征集老物件,便表示愿意将家中传下的这件镜柜捐赠,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它。
6
195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办公室来信收条及姚力局长至蔡见吾信札、1953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劳动局劳动介绍所介绍信
蔡一蛮先生捐赠
捐赠人介绍解放后其父亲按当时的要求写了一份自我情况介绍交给公安局,公安局出具回件收条,并由当时的杭州公安局局长姚力亲笔回信,蔡还去姚家中拜访。捐赠人的父亲在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由政府部门出具介绍信,捐赠人父亲便去了康久大翻砂厂工作,全家开始新生活。这两件藏品捐赠人多年来精心保存,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是时代的见证物。
7
1978年四季青公社独生子女光荣奖搪瓷缸
冯百顺先生捐赠
这件搪瓷缸上面清晰印有“1978年四季青公社独生子女光荣奖”,是征集工作进水湘社区宣传时征集到的,捐赠人介绍这是自己出生时其父母获得的公社奖励品。公社后来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现在也发生了改变,这件藏品也具有时代的印迹。